×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资本市场“大投保”格局

2022-09-27

过去十年,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专门化、广覆盖的证券期货领域投保组织体系更加完善的十年。投资者知情权、参与权、收益权等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行政处罚、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的立体追责体系初步形成。

过去十年,是资本市场花大力气完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十年。着眼于构建“法律保护、监管保护、自律保护、市场保护、自我保护”的投资者保护格局,资本市场在基础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理念文化培育、违法违规惩戒等方面开展工作,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投资者保护道路。

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也是服务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重要内容。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自2016年启动,目前,全国共有证券期货调解组织36家,包括投资者保护专门机构、证券期货行业协会、交易所等调解组织,以及地方行业协会、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非法人组织等地方调解组织。

到2021年,证监会共办理相关证券违法案件609起,其中重大案件163起,全年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177起,同比增长53%。总体看,资本市场案发数量连续3年下降,证券市场违法多发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保护投资者权益,就是保护资本市场赖以发展的根基,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资本市场人民性的体现。

与十年前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了证监会投保局牵头抓总、投保基金公司和中证中小投服中心两个投资者保护机构具体落实的“一体两翼”投保体系,与共同参与工作的证监会派出机构、交易场所、行业协会履行主体责任的市场经营主体共同构建起互促共进、齐抓共管的“大投保”格局。投资者保护的要求已贯穿于从发行到退市的各环节,贯穿于市场交易、机构监管、稽查执法等全过程。

五年后的2017年,证监会稽查部门受理各类违法违规有效线索625件,全年立案调查312起,全年新增重大案件90起,同比增长一倍。当年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共31起。

投资者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更趋畅通

行刑联动“零容忍”打击违法 投资者权益保护收获实效

中小投服中心的实践打开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空间。2016年7月,中小投服中心提起了全国首例证券支持诉讼“匹凸匹案”;2017年6月,中小投服中心首次以股东身份提起海利生物诉讼;2019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审理的全国首例示范案件方正科技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案中,中小投服中心以第三方损失核定机构身份参与案件审理,出具损失核定意见;2021年4月,中小投服中心在上海高院ST中安案二审开庭中,首次推荐专家辅助人支持投资者,开辟了投服中心专业支持维权新模式;2021年11月,全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康美药业案一审判决,标志着以投资者“默示加入、明示退出”为特色的中国式集体诉讼司法实践成功落地,中小投服中心代表名投资者获赔约24.59亿元。

与十年前相比,投资者行权维权机制实现重要突破,投资者获得感显著增强,成熟理性的投资者队伍正在形成。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共有43余万人次投资者通过各类维权机制累计获得赔偿100多亿元;“”中国证监会服务热线累计处理投资者诉求近80万件;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类投资者教育基地约200家,4900多所学校开设了投资者教育相关课程。

近十年,资本市场针对投资者保护中的现实问题,做了大量符合国情的探索,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举措,伴随着投保组织体系形成并逐步健全、投保法治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构建起覆盖各类主体、贯穿各项工作的“大投保”格局,推动投资者保护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中小投资者行权维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构建了持股行权、支持诉讼、先行赔付、纠纷调解和代表人诉讼等5项机制。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日益畅通,持续提升着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截至2021年底,各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案件超3万起,涉及金额超过171亿元,成功调解案件近2.1万起,投资者获得赔偿超过81.5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切实的权益保护。

组织体系成型 法治建设并进 “大投保”格局逐步完善

上一篇:【资本市场农业板块周报】市值TOP10个股齐跌,
下一篇:中小银行加速“补血”,今年资本债发行已突破

Top